天祚帝耶律延禧(辽朝末代皇帝)

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字延宁,小字阿果。辽朝第九位皇帝,也是辽朝末代皇帝,乾统元年(1101年)到保大五年(1125年)在位,尊号天祚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辽顺宗(追封)耶律濬之子,母为贞顺皇后萧氏。

太康元年(1075年)出生,早年险为权臣耶律乙辛所害,幸得萧兀纳保护周全。太康六年(1080年),守太尉、中书令,受封梁王,进封燕国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安七年(1091年),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寿昌七年(1101年),道宗去世,耶律延禧即帝位。天庆五年(1115年),因属部女真完颜阿骨打建金朝称帝,率军亲征,大败而还。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这场叛乱分裂了辽朝内部。天庆十年(1120年),金攻克辽上京,留守降。到保大元年(1121年),辽已经失去了其地盘之半。而辽朝内部又发生了因为皇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内乱,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杀他的次子。这使得更多的辽军感到不安而投靠金朝。四月,金攻克辽西京。由于战场上消息不通,辽朝内部又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被围,于是在上京立耶律淳为皇帝,进一步扩大了辽朝内部的混乱。

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败走夹山(今呼和浩特西北)。保大四年(1124年),率军出夹山,再次败溃。保大五年(1125年),天祚帝率残部西逃,在应州(今山西应县东)为金兵所俘,次年降封海滨王,后病死。

本 名:耶律延禧
别 名:耶律延宁、耶律阿果
字 号:字延宁
所处时代:辽朝
民族族群:契丹族
出生地:上京临潢府
出生日期:1075年6月5日
逝世日期:1128年
庙 号:恭宗(辽仁宗追尊)
年 号:乾统、天庆、保大
尊 号:天祚皇帝
在位时间:1101年—1125年

人物生平

册立皇储

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1075年)四月十九日。是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昭怀太子耶律濬之子,母贞顺皇后萧氏。辽道宗时期,重用耶律乙辛、张孝杰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并听信耶律乙辛的谗言,相信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而赐死皇后,其尸送回萧家。而同时耶律乙辛为防太子登基对自己不利,故陷害皇太子耶律濬,大康三年(1077年)十一月,耶律乙辛便派萧达鲁古、萧撒八前往上京杀害耶律濬,耶律濬死时年仅二十岁,上京留守萧挞得谎报耶律浚是因病逝世。辽道宗很哀痛,想要召见耶律濬的妃子,耶律乙辛暗里派人杀死耶律濬的妃子。

太康五年(1079年),辽道宗外出游猎时,耶律乙辛请求把皇孙耶律延禧留下,以便乘机谋害。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提醒辽道宗注意皇孙耶律延禧的安全,辽道宗醒悟,携皇孙耶律延禧同行,才避免了一次暗杀。

太康六年(1080年)三月二十七日,辽道宗封耶律延禧为梁王,加号守太尉,兼任中书令。并派勇士六人严密护卫他,并命令萧兀纳教导他。

太康九年(1083年)十一月初五日,耶律延禧被进封为燕国王。

大安七年(1091年),耶律延禧被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北、南院枢密院事,加任尚书令,并确立为皇储的身份。

继位平冤

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辽道宗去世,耶律延禧奉遗诏即位,群臣上尊号为“天祚皇帝”。同年二月初一日,改年号为乾统,大赦天下。天祚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为祖母及父亲报仇雪恨,对耶律乙辛及其同党严加惩治,“诏为耶律乙辛所诬陷害,复其官爵,籍没者出之,流放者还之”,“诏诛乙辛党,徒其子孙于边,得里待之墓,剖棺、戳尸,以其家属分赐被杀之家”。祖母宣懿皇后萧观音和父亲耶律濬得到昭雪,受耶律乙辛陷害的大臣也得以平反,耶律乙辛的党羽被诛杀。三月,天祚帝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南院枢密使。加封宋魏国王耶律和鲁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北平郡王耶律淳进封郑王。

天祚帝虽决心很大,但其昏庸无道,好佞人,远忠直,也存在严重用人不当之处。在处理耶律乙辛案时,竟任命耶律乙辛同母弟耶律阿思和萧奉先。萧奉先乃天祚帝皇后与元妃之兄,为人狡诈,这两人均为贪赃枉法之徒,收受杀害天祚帝之父的凶手萧达鲁古,耶律挞不也等人贿赂,而“多出其罪”,以获赦免,使之逍遥法外。天祚帝不辨忠奸,竟然加封耶律阿思为“于越”,萧奉先为北院枢密使,封兰陵郡王,成为天祚帝的宠信之臣。错用奸人为日后天祚帝的杀妻灭子埋下祸根。

十月十七日,天祚帝追谥父亲昭怀太子耶律濬为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母亲萧氏为贞顺皇后。十二月,以枢密副使张琳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张奉珪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乾统二年(1102年)四月,天祚帝下诏诛杀耶律乙辛党羽,将其子孙发配边疆;掘乙辛、得里特之墓,剖棺戮尸,将其家属分赐给之前被冤死人员之家。

理政昏聩

天祚帝继位后,错误地罢黜了萧兀纳。萧兀纳对天祚帝忠心不贰,且倾尽所能,精心辅佐天祚帝,但兀纳刚正不阿,逆言纳谏,却引起了天祚帝的反感。贬为辽兴军节度使,守太傅。就这样敢于忠言直谏的老臣萧兀纳被昏庸无道的天祚帝罢黜了宰相之位,其最终被降为节度使。这些都使得对天祚帝忠心耿耿的萧兀纳郁郁不得志。同时秉性忠厚,循章善守之人,亦遭废黜,忠臣不得善终。总之,天祚帝用人不当直接导致了辽朝末期统治不稳,人心大乱。

同时,天祚帝在位时期,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如乾统二年(1102年)正月,巡幸鸭子河(今吉林扶余),二月,巡幸春州(今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等地游猎。六月,因为大雨罢猎,驻跸散水原。七月,又在黑岭游猎。

乾统三年(1103年)正月,巡幸混同江。

乾统四年(1104年)正月,巡幸鱼儿泺(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又在木岭游猎,七月又在南山游猎。

乾统七年(1107年)正月,钓鱼于鸭子河。二月,驻跸大鱼泺。十月,谒乾陵,在医巫闾山游猎。天祚帝的昏庸致使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

在应对外部的潜在危机上,天祚帝对有识之士防范女真的建议置若罔闻。萧兀纳因屡屡向天祚帝直言进谏,被贬为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北伯都纳古城)刺史。宁江州辖境接近女真人崛起的按出虎水地区,萧兀纳目睹女真势力快速扩张,上书说:“自萧海里亡入女真,彼有轻朝廷心,宜益兵以备不虞。”天祚帝不以为然,未作答复。天庆元年(1111年),萧兀纳任知黄龙府(今吉林长春农安县)事,进一步侦查到女真“力农积粟、练兵牧马”的证据,复上书称“臣治与女真接境,观其所为,其志非小。宜先其未发,举兵图之”。萧兀纳连上数道奏章,天祚帝皆置之不理。

天庆二年(1112年)二月初十日,天祚帝到春州(今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召集附近的女真族酋长来朝,宴席中醉酒后令女真酋长为他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天祚帝注意到阿骨打“意气雄豪,顾视不常”,担心“必贻后患”,密令枢密使萧奉先找借口杀掉他。萧奉先却认为阿骨打不过是不知礼仪的蛮夷,即使真有异志,“蕞尔小国”也不会有什么作为。这一番说辞正中天祚帝下怀,让他又放松了警惕。后来天祚帝非但没有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反而因女真贵族吴乞买、宗翰等在随从围猎时呼鹿、刺虎、搏熊的精彩技能而大喜,给他们加官进爵。从九月开始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

祸起东疆

从混同江头鱼宴归来后,因天祚帝荒废政务,对阿骨打节度使的任命久未下达,阿骨打担心天祚帝知晓他心怀异志,“遂称兵,先并旁近部族。女直赵三、阿鹘产拒之,阿骨打虏其家属。二人走诉咸州,详稳司送北枢密院。”天祚帝竟把它当作一件平常事,让地方官负责调解,使阿骨打顺利完成了起兵的准备工作。

天庆四年(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东北路统军司报告阿骨打进攻宁江州的紧急军情时,天祚帝正出猎射鹿,“闻之略不介意”,仅派遣海州刺史高仙寿率少数渤海军前去支援。天祚帝的战略误判,认为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劫掠性活动,从而体现出了一种轻视,因而导致了首战的失利。但是,从女真攻陷的地点来看,就可以得知这不是一般的劫掠活动。宁江州失陷后,萧陶苏斡建议:“女真国虽小,其人勇而善射。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也。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天祚帝却视其为怯懦,轻信萧奉先“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的虚言,以萧嗣先领兵屯驻出河店(今黑龙江大庆肇源县),结果招致大败。卒如萧陶苏斡所言,经此一役,女真兵员满万,不复可制;而辽朝自此诸部离心,战事每况愈下。

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元旦,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天祚帝开始觉察到金朝的威胁。正月,天祚帝下达诏书,表示要亲征女真,但却没有真正的行动。诏书下达后,便没有了音信,反而继续射猎。

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至六月,天祚帝多次派耶律张家奴、萧辞剌等人出使女真。天祚帝放不下皇帝的架子,在诏书中粗暴地直斥阿骨打姓名,威胁其速降。这种蛮横无礼的态度使和谈毫无成功希望。辽朝使者直言:“臣前使,依诏开谕,略无所屈”,“不肖适异国,必无生还。”随着女真不断攻城略地,阿骨打的立场也日渐强硬,回书亦直称天祚帝姓名。九月,金军攻陷黄龙府(今吉林长春农安县)后,形势的急剧恶化终于使天祚帝有所震动,天祚帝亲自统领大军前去征讨,但契丹将士却心生畏惧,军心不稳。同时,天祚帝率先临阵败逃,于是辽军士四处溃逃。女真士气高涨,乘胜追击,夺取了辽朝的大片领土。天祚帝进退失据,仓卒回军讨叛,金军追及于护步答冈,辽军溃败。天祚帝逃至长春州(今吉林白城),从此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辽亡金兴的局势不可逆转。

金军节节进逼,辽军几无还手之力,天祚帝无奈,只得向阿骨打求和。阿骨打听从谋士杨朴“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必先求大国封册”的建议,要求册其国号“大金”、事金为兄、册封阿骨打为“大圣大明皇帝”。但天祚帝只改其国号为“东怀国”,册仪也只用诸侯礼。阿骨打盛怒之下拒受天祚帝的册文。

上京等地也相继陷落,辽军到处被金军击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这场叛乱分裂了辽朝内部。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辽东京也发生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同年五月金朝就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

流亡播迁

天庆七年(1117年),金朝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

天庆十年(1120年),金攻克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留守降。国势江河日下,大片国土沦入金人之手,契丹内部有志之士对天祚帝的不满日益加深,企图废黜天祚帝的阴谋不断出现。

保大元年(1121年),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等图谋废黜耶律延禧,立耶律延禧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帝。事情败露。一部分将领不肯再为天祚帝尽心竭力,当耶律余睹逃往女真,天祚帝遣知奚王府萧遐买、北宰相萧德恭、大常衮耶律谛里姑、归州观察使萧和尚奴、四军太师萧干追捕。契丹上层犹如此,普通百姓和士卒更不待言。二月,耶律延禧到达鸳鸯泺(在今河北张家口张北县)。五月,又到曷里狘。七月,到达炭山,九月,至南京。

保大二年(1122年)正月,金军攻克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县),进而攻下泽州。耶律延禧闻讯逃出居庸关,又至鸳鸯泺。耶律余睹引金兵袭击驻扎于鸳鸯泺的耶律延禧。萧奉先献计说:“余睹此来不过是为了夺取晋王,干脆把晋王杀了,他就死了心,自然会退兵回去。”耶律延禧就处死了无罪的晋王。这使贵族寒心,纷纷思叛。而耶律余睹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引导金军直逼耶律延禧行帐。耶律延禧只得率领卫兵五千人逃往西京(今山西大同)。耶律延禧着急逃亡,连传国玺也丢到了桑乾河。辽军的溃败和契丹内部的权力斗争削弱了契丹作为统治民族的力量,加之天祚帝痛感契丹人心不附,产生了依赖汉官维持统治的想法。无奈当时执政的吴庸、马人望、柴谊等汉官大多年纪老迈,“皆昏谬,不能裁決”。吴庸、马人望等被罢免后,天祚帝又任命李处温、左企弓代替,一直到辽亡。

三月,耶律延禧听闻金军将出岭西,逃亡到了白水泺(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北黄旗海),之后又到了女古底仓。听说金兵将要到达,计不知所出,乘轻骑逃入夹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逃亡之前,以不忠之名遣散萧奉先父子,萧奉先父子被人抓获送往金朝。由于战场上消息不通,辽朝内部又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被围,于是在南京立耶律淳为皇帝,改元建福,史称“北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降为湘阴王。北辽政权占据了燕、云、平及上京、辽西六路。耶律延禧占据的地区,只有沙漠以北,西南、西北路两都招讨府、诸蕃部族而已。而辽朝的大臣也各不自保,有的与北宋大臣童贯通气打算投降宋朝的,有的则想投降金朝。

四月,西南面招讨使耶律佛顶降金,云内、宁边、东胜等州都投降金朝。金朝攻陷西京后,沙漠以南的部族都投降金朝。于是耶律延禧逃亡讹莎烈。六月,耶律延禧传檄天德、云内、朔、武、应、蔚等州,合并诸蕃精兵五万,相约到八月进入南京。并遣人到南京索取衣裘、茗药等物。耶律淳听闻后命南、北面大臣商议如何处置。不久,耶律淳病死。众臣商议立其妻萧氏为皇太后,主持军国大事,并奉遗命迎立天祚帝的次子秦王定为帝,太后称制,改元德兴。十一月居庸关失守,十二月南京被攻破。

国灭身死

保大三年(1123年)二月,耶律延禧诛杀萧德妃,降耶律淳为庶人,尽释其党。四月,金军至居庸关,擒耶律大石。金兵围辎重于青冢,秦王、许王、诸妃、公主、从臣都被金军俘获。金兵送耶律延禧族属辎重东行,耶律延禧与金兵邀战于白水泺,赵王习泥烈、萧道宁都被金军俘获。耶律延禧遣牌印郎君谋卢瓦送兔纽金印伪降金朝,同时向西逃亡云内。五月,西夏崇宗李乾顺遣使请天祚帝前去西夏。同时军将耶律敌烈等在半夜带梁王雅里奔西北部,立梁王为帝,改元神历。

保大四年(1124年)正月,耶律延禧逃亡都统马哥军中,金军来攻,耶律延禧弃营北逃,马哥被金军所获。七月,耶律延禧率诸军出夹山,攻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边、云内等州。南下武州时遇到金军,在奄遏下水大战,又被金军攻溃,于是率军逃亡山阴。

保大五年(1125年),耶律延禧经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过沙漠,向西逃窜,路上水粮断绝,只能吞冰咽雪以解饥止渴。二月他好容易逃到应州新城(今山西省怀仁县西)东60里处,被金将完颜娄室追上俘获。八月被解送金上京,被降封他为海滨王。不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金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改封豫王。

皇统五年(1145年),葬于广宁府闾阳县乾陵傍。

为政举措

政治

平反冤狱

天祚帝即位后,追谥父亲昭怀太子耶律浚为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母亲萧氏为贞顺皇后。祖母宣懿皇后萧观音和父亲耶律浚得到昭雪,受耶律乙辛陷害的大臣也得以平反,耶律乙辛的党羽被诛杀。道宗朝时萧岩寿、耶律撒剌、萧速撒、萧挞不也等忠臣遭奸臣耶律乙辛迫害而死,天祚帝继位之后,知萧挞不也忠烈被诬陷而死,“绘像宜福殿”,以表彰其事迹。

正统观念

天祚帝受辽朝先帝影响,具有相当强烈的“正统”意识。在赐高丽诏书中有“朕绍开正统,奄宅多方。”金要天祚帝兄事金太祖,向金岁贡方物,割让上京、中京等地,以辽朝重要人物的子孙质于金朝,送交在辽的金人、信符以及辽与宋、西夏、高丽交往的外交文书,要求辽廷册封阿骨打为大金国皇帝。而在天庆九年(1119年)六月,辽太傅习泥烈奉册玺赴金朝,封金太祖为“东怀国皇帝”,金太祖不允,对群臣说:“辽人屡败,遣使求和,只饰虚辞,作为缓兵之计,当议进讨。”即便天祚帝在被金人俘虏后,仍然以“中国正统”皇帝的身份自居,其在对金上书中依然称“奄有大辽,权持正统”,以显示自身的正统性。天祚帝耶律延禧还坚持“与宋朝为兄弟,夏国舅甥,皆可以归”。

崇信佛教

辽朝自圣宗时代起,对佛教十分崇信。即位的天祚帝延续了前朝对戒律的重视和对僧侣的特殊优待之举。在即位当年(1101年)就“召僧法颐放戒于内庭”。

天庆三年(1113年)又“禁僧尼破戒”。亲自过问戒律之事。在某种程度上,天祚帝对僧侣的优待甚至超过辽兴宗和辽道宗。甚至连个别僧侣的门徒及世俗亲眷也享受到了天祚帝的优待,如天祚帝对鲜演大师“首荫门人,亲弟兴操紫衣二字师号,兴义紫衣、崇禄大夫、鸿胪卿,兴密、兴智、兴祚紫衣德号,其余承应者罔算也。次荫俗弟曰亨,左承制、兼监察御史,俗侄永晟,礼宾副使、兼殿中侍,次俗侄永安、永宁并在班祗候。至于乾统四年(1104年),其父追封太子左翊卫校尉,其母追封弘农县太君”。鲜演门徒中被天祚帝授予师号、德号和紫衣者人数众多,兄弟子侄也被授予官职,就连其已经去世的父母也到得到天祚帝的追封。同时,处于佛教鼎盛期的天祚帝还曾多次将契丹《大藏经》赏赐高丽。

军事

东北边防

天庆五年(1115年),面对金朝的步步崛起,天祚帝下诏亲征,并设都部署司之职,即黄龙府都部署司。此后黄龙府都部署司成为了专门管辖东北女真等部族防务的军事机构,当然还有其他军事机构。如“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黄龙府铁驪军详稳司。咸州兵马详稳司。东北路都统军使司。”可以看出辽朝设置这些机构是为控制东北诸族。

屯田设置

东北边地之军屯活动,主要是针对高丽和女真族,但驻军主要应对的还是高丽。天祚帝时期,有关于东北地区屯田的记载,如萧阳阿曾做过乌古敌烈部的屯田太保,“乾统元年,由乌古敌烈部屯田太保为易州刺史。”

乾统元年是公元(1101年),是天祚帝在位时期,证明至辽末在东北地区尚有屯田活动。

民族

对女真

自女真服属辽国以来,辽朝百般压迫女真。女真东北有五国部,产名隼海东青。辽命女真搜求。“女真至五国,战斗而后得,女真不胜其扰。及天祚嗣位,责贡尤苛”。又辽使每至女真,“百般需索于部落,稍不奉命,召其长加杖,甚者诛之”。且“每夕必欲荐枕者,其国旧输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适女待之。后求海东青使者络绎,持大国使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高者”。辽还在宁江州置榷场,与女真交易时,“低其直,且拘辱之,谓之‘打女真’”。辽的压迫,必然使女真不满。为摆脱辽的欺压,女真遂决定起兵建国。如完颜阿骨打说之所以要反辽,就是因为“共苦契丹残扰,而欲自立国尔”。

天庆二年(1122年)头鱼宴上,阿骨打拒绝在天祚帝面前起舞。时天祚帝已对阿骨打起了猜疑之心,阿骨打“疑天祚知其意,即欲称兵”。时辽又接纳完颜部的敌对者阿疏,更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加速了女真的叛辽。

外交

对高丽

辽朝后期,对于辽丽边界的问题较之前代稍显宽松,只要不触及主权问题便尽量宽容以待。

乾统元年(1101年),辽使赴高丽“请罢静州关内军营”,高丽便因昔年“辽欲于鸭江置亭子及榷场,我朝遣使请罢,辽帝听之”的故事,同样接受了辽朝的请求,撤销了静州管内的军营。

面对金朝的攻势,天祚帝产生了联高丽抗金的想法。天祚帝差遣“横宣使”至高丽持诏宣达或通报,可以推定在女真之祸愈演愈烈之际,辽朝派遣横宣使向高丽进行了军情通报,并表达了希望高丽出兵襄助的意愿,并在回诏中再次加以强调。但高丽对于辽朝要其出兵协助的请求置之不理,辽朝多次催促亦未能令高丽“勉图忠效,惟在敬从。”在天庆五年(1115年)的《高丽使还赍回诏》《遣耶律义等谕高丽发兵攻女直诏》中,天祚帝就已经令高丽“以卿地邻贼境,职守侯藩,特谕整戎”。“况尔兵戎,早经点阅,便可即时而先出,毋或相应以后时”。到了天庆十年(1120年),辽朝岌岌可危,天祚帝更是不遗余力拉拢高丽对抗女真。“保州”是辽圣宗为控厄高丽在鸭绿江东南岸修筑的一座军事重镇。高丽屡次请求毁弃,皆为辽朝拒绝。至此,为挑起高丽与金的争端,天祚帝谕高丽王敕曰:“保州本高丽地。高丽收之可也。”

面对天祚帝对高丽的请兵要求,高丽不但不予理睬,而且趁辽为金所困,萌生不再向辽称臣、奉辽正朔的念头。然而此时辽朝已经自身难保,无力再去责问高丽的背盟行径,但也并未就此放弃自己宗主国的地位,此后数年仍旧坚持遣使如高丽,一则强调女真之乱致使“高丽近因道路阻碍,难通贡贺,颁赐恩礼亦累年旷隔。”二则试图拉近双方距离,缓和僵局,诏书中尝有“近稔勤王,又尝敌忾。每念至此,已多抚然”,“赐币微通,仅能将意。谢章遽拜,益验输诚”等语。辽朝此时的举动充分说明了其对于辽丽间宗藩关系的重视,即便在国祚将尽之际也并未放弃维护辽丽间关系的努力。但历史大潮浩浩汤汤,作为雄霸东北亚二百余年的辽王朝已行将就木,对于长期与辽朝离心离德的高丽的叛离也只能徒叹奈何了。

对西夏

乾统五年(1105年),西夏崇宗李乾顺因受到北宋攻击一再向辽朝求援,并求娶天祚帝之女为妻,同年三月初四日,天祚帝将其族女耶律南仙封为成安公主,嫁于李乾顺,并派使者前往北宋,劝北宋对西夏罢兵。西夏与辽关系亲密,宋夏双方均试图借辽金的力量来攻击对方,处于交战的敌对状态。这种严峻形势迫使辽夏更加重视和维持二者间的封贡关系。天祚帝逃亡期间,西夏数次派兵前往救援。

保大三年(1123年)天祚帝逃往云内,李乾顺“遣使请临其国”,邀请他至西夏避难。为表西夏王的忠心,六月,天祚帝册封乾顺为夏国皇帝。直到辽保大四年(1124年),辽已行将覆亡,西夏迫于女真强大兵力,对金“奉表称藩”。

历史评价

  • 赵良嗣:“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远近生灵,悉被苛政。”
  • 范仲熊:“辽天祚帝拒谏饰非,穷奢极欲,盘于游畋(打猎),信用谗谄,纪纲废弛,人情怨怒,故金人乘其敝而攻之。”
  • 脱脱等《辽史》:“辽起朔野,兵甲之盛,鼓行皞外,席卷河朔,树晋植汉,何其壮欤?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睿略,可谓远矣。虽以世宗中才,穆宗残暴,连遘弑逆,而神器不摇。盖由祖宗威令犹足以震叠其国人也。圣宗以来,内修政治,外拓疆宇,既而申固邻好,四境乂安。维持二百余年之基,有自来矣。降臻天祚,既丁末运,又觖人望,崇信奸回,自椓国本,群下离心。金兵一集,内难先作,废立之谋,叛亡之迹,相继蜂起。驯致土崩瓦解,不可复支,良可哀也!耶律与萧,世为甥舅,义同休戚,奉先挟私灭公,首祸构难,一至于斯。天祚穷蹙,始悟奉先误己,不几晚乎!淳、雅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者也。大石苟延,彼善于此,亦几何哉?”
  • 《金史纪事本末》记载:“辽主淫酗、好猎、荒政,四方奏事多不省。”
  • 蔡东藩:朔漠纵横二百年,后人失德祀难延。从知兴替皆人事,莫向虚空问昊天。
  • 吕安世:好畋猎淫酗,怠于政事。辽属国生女真完颜阿骨打以兵叛辽。
  • 吕思勉:荒于游畋,竟把国事全然置诸不顾。
  • 崔明德:天祚帝以正统自矜,轻视女真的崛起,致使局势失控;他狭隘多疑,拒谏饰非,不但没有团结族人,弥合统治阶级内部分歧,反而激化了潜在的各种矛盾,使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他希望借汉官之力维护统治,还产生了依靠高丽、西夏抗金的念头,结果都落了空;辽军一再败北,天祚帝意志颓废,不谋战备,弃军民而自谋身计,最终众叛亲离,国破家亡。

轶事典故

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耶律延禧被俘后,有一次见到赵佶,耶律延禧说:“赵公,你从哪里来?”赵佶说:‘从源昌州辗转近五六千里,谁知道竟会如此痛苦!”耶律延禧说:“我和你的情况大同小异。我已经从海耀州来到这里,已经走了五千里。过去在燕京分别,今天才再见面,路途辛苦,与死亡为邻,今日感戴皇恩,再来到这里,就是上到天上也不过如此。”这天晚上住在这间房里,耶律延禧和赵佶一直到天明也不敢再说一句话。

第二天有人带赵佶和耶律延禧进入小院中,庭院很整洁,令二人坐在左边廊下的交椅上,二人互相感叹:“有十二年没有见到这东西了。”有紫衣人传圣旨说:“耶律延禧与赵佶一并免去朝见,一并赐入鸿翼府监收。”金人的鸿翼府就是大宋的鸿胪寺(外交部门)。二人一并再拜谢恩。有圣旨说仍旧赐给衣帽,只在鸿翼府小房间中起居,赵佶与延禧同住,也能见到金人。到了晚上,也有人传送饮食。侍者中有几个轮流看管他们,也是小心监视的意思。

有一天,耶律延禧拉着赵佶的手私下里说了些什么,赵佶拱手在额前,其后两天,有人报告徽宗与海滨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奉郎主之令,让二人到外面分开居住,他们私下里说了什么则不再追究。耶律延禧住在哪里就不知道了。

人物争议

卒年争议

《辽史》称耶律延禧于五十四岁病死(金天会六年,1128年)。《大宋宣和遗事》则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金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金朝皇帝完颜亮命令56岁的宋钦宗和81岁的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宋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马乱践而死。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

人际关系

祖父母

  • 祖父:辽道宗耶律洪基
  • 祖母:宣懿皇后萧观音

父母

  • 父亲:昭怀太子耶律濬
  • 母亲:贞顺皇后萧氏

后妃

  • 皇后:萧夺里懒
  • 德妃:萧师姑:生燕王耶律挞鲁
  • 文妃:萧瑟瑟:生蜀国公主、晋王耶律敖卢斡
  • 元妃:萧贵哥:生三女、秦王耶律定

子女

皇子

  • 晋王耶律敖卢斡
  • 梁王耶律雅里
  • 燕王耶律挞鲁
  • 赵王耶律习泥烈
  • 秦王耶律定
  • 许王耶律宁

公主

  • 耶律氏
  • 耶律骨欲:为金人所获
  • 耶律余里衍:封蜀国公主,为金人所获
  • 耶律斡里衍:为金人所获
  • 耶律大奥野:为金人所获
  • 耶律次奥野:为金人所获

史料索引

  • 《辽史·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
  • 《辽史·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
  • 《辽史·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
  • 《辽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
--
本文转自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service@soogu.ren)删除!

志范儿

随机人物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